布帛燃燒后散發出的氣味,懷仁話稱“潑布味”或“潑布喇味”。在《氣味不正曰“喇”》文中,筆者已指出,“喇”音所保留的是“邪”字的上古音值?!靶拔丁奔础安徽奈兜馈?,突出其味不正或給人的感覺不適。方言保留古音,曰“喇味”。如“焦毛喇味”、“納塔喇味”等等...
2020-02-14 09:42:30 [懷仁文史]
麻花,是一種頗具特色的油炸面食小吃。其口感清新,甘甜爽脆。其做法是將兩三股條狀的面擰在一起,用油炸至金黃。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,著名吃貨蘇軾寫有一首《寒具詩》,對麻花這種大眾小吃的做法及其酥脆的特點給予了生動的描述:纖手搓成玉數尋,碧油煎出嫩黃深。夜...
2020-01-14 10:10:54 [懷仁文史]
2019年,北方大部分地區以“冷”字收官。氣溫急劇下降,天寒地凍,方言用詞也隨之換了頻道,街街巷巷,不時傳來“打戰”、“刻猴”、“篩糠”之語。這些鄉言俗語,不僅詞匯豐富,而且聽起來頗為生動??计鋪碓?,有古聲的音變,也有借入語的俗化。所謂“打戰”即“打顫”...
2019-12-31 17:43:20 [懷仁文史]
舊時鄉間,孩子們常玩一種“貓跟頭”的童戲——幾個小伙伴湊在一起,找一處比較開闊的沙窩地,兩手撐地,雙腳用力,將整個身子騰空翻轉過去。那時的孩子們耐磕打,偶然間翻不過去,臉朝下杵到地上,看著深眼淚深眼淚的,卻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。想想今天的孩子們,好像換...
2019-12-25 21:45:19 [懷仁文史]
開春的時候,口泉河如豐腴的少婦,蕩漾出一汪清瑩的水色來。閑置了一冬的農具也開始忙活了起來。先是鐵鍬、糞耙之類的,將漚蓄已久的土肥翻醒來。再將一掛掛小平車趕到大田里。牛犋進地的時候,天空已是青色??蔹S的田野上,麻雀們不約而來。先是用一些短暫的飛翔,于樹...
2019-12-23 21:56:08 [懷仁文史]
大同、懷仁一帶有歇后語:褲帶系在脖子上——大錯八冒遠。(“系”字,大同一帶方言加入不確定鼻音韻尾n,讀若“jin”——筆者注)“大錯八冒遠”,就是“相差很遠”或“相差甚遠”。關于“八冒”一語,一種說法是,方言里“冒”有“扔”意?!鞍嗣啊本褪菍⑹^之類的東...
2019-12-21 19:06:41 [懷仁文史]
菜刀用久了,不鋒利:“這刀木的,趕緊幣一幣”。頭腦愚鈍,反應不靈敏:“一個榆木腦袋”。身體某一部位短時間失去知覺:“胳膊壓麻了”或“身子木的”。物體脫落或滑落:抹(ma)溜了把帽子摘下來:抹(ma)了坡度比較陡:抹(mo)坡,大抹(mo)坡上述加著重號的,都...
2019-12-20 17:05:59 [懷仁文史]